Education is to build up Playground!

小孩子从出生开始面对的就是非常复杂的世界,但是他们从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是的,可能直到上学前,他们都没有质疑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他们都很擅长那种与生俱来的自由探索式的学习。这种学习与玩是一体的,孩子们自然都很擅长,面对如此复杂的世界,他们以玩的心态不断的挑战未知。直到上学后学校告诉他们学习是另外一回事,当然首先需要剥夺学生们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孩子们首先最为关注的是周边的物理世界,他们一直积极的探索物理的世界,这是要持续很多年的过程。比如跳上高处或者从高处跳下,观察不同物体坠落的方式,把玩各种物品,或者往水壶里倒水的时候学习听水的声音就知道什么时候水快满了。

这么丰富的学习,是无法用上课的方式学习的。教材哪里能覆盖这么庞大的学习内容?极其缓慢的上课学习方式,是为了掩盖太少的学习内容。太多学生不需要学习用不上的艰深的学习内容是为了充门脸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如果人类要通过上课学习这一切,人类早就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了。

其实,这么丰富的学习,孩童们都是通过在丰富世界的玩耍和探索式学习来完成的,儿童们都有探索和总结的能力。我们在谈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清楚的知道,这才是学习能力。这种学习,很多时候还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比如捉迷藏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反应能力,对视觉可以有丰富的体验。每个孩子都可以在玩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并从丰富体验里去自我总结知识或者说创造知识。所以我们如果真的关注教育关注孩童的成长,就不应该把他们放到课堂里去上课学习,而是应该做好这个丰富的玩地,可以有很多的游戏,让他们可以持续的一直进行丰富的探索式学习,让他们持续的成长。

Scratch创始人Mitch Resnick提出终身幼儿园的理念,认为学校应该像幼儿园一样,孩子们都在搭建东西,创造东西,都在玩。我觉得玩地比幼儿园更好玩许多。进化心理学教育家Peter Gray的书“玩耍精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书“My Life”,还有其夫人希拉里的书“It takes a viliage”,他们几位年龄相仿,在他们的书中都提到了他们孩童时的“玩地”,那是一个电视机和汽车开始普及之前的年代,大家还没有被电视机锁定在家里,街道还没有被汽车占有,那时的街头巷尾就是孩子们的玩地,是他们的战场,孩子们熟悉每一块“地形”,每日都在外面飞奔。我长大的中国80的年代,也是电视机和汽车开始普及之前的年代,我们也拥有Gray, 克林顿夫妇在书中无限怀念的玩地。捉迷藏,抓人,丢沙包,打弹子球,打弹壳,打游击,放风筝,滑旱冰,下河钓鱼抓螃蟹游泳,爬山探险等等。我们玩抓人能跑出几公里去。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都非常怀念小时成长的环境。Gray教授,克林顿夫妇都认为这样的玩地才是最好的教育环境,我深表认同,我甚至认为这是我的瑟谷学校。谈到我做教育的初衷,也许这是初衷之一。

这样的玩地,比Mitch Resnick的幼儿园好玩得多,丰富得多。

也许没有学校,玩地也会慢慢失去(但现代社会的学校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毕竟当你很小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我6岁时目睹一个小朋友溺亡,心里觉得如此精彩的世界怎么还有死亡这种可怕的事情。很难想象有一天我就不能再去捉蜻蜓放风筝了。

我当时的思考,童年的快乐来的比较容易,你跑到草地上就有蜻蜓蝴蝶蝗虫蟋蟀可以玩。但是人不可能一直玩蜻蜓都觉得好玩,一直放风筝都觉得好玩,等你过几年大一些后你可能就对觉得这些没有那么好玩了。那么如何能够一直有好玩的保持让你像小孩一样很兴奋的东西呢?我觉得就一定要不断拓宽自己的世界,要有不断拓宽新世界的能力。那时我就认定不断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我必须能够很强的去学习,可以不断去打开新的世界,可以持续不断的像小孩子一样觉得每天都充满了新奇和快乐,不断的拥有新的玩地。

马克吐温那样说:“我最庆幸的事情是从来没有让学校主宰过我的学习。” 可能是因为在6岁时就有这样的经历和思考,学校的学习从一开始就让我极不满意,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我学的最丰富的时候是在玩地里玩的时候。所以,我一直也是努力不让学校主宰我的学习。

让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的拥有玩地,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互联网的出现,也让这变得更容易许多。

我很早就有一个概念,就是各种事情之间是互通的,知识是广泛相连的。其实人如果一直保持拥有玩地的话,人自然是兴趣广泛的人。喜欢探索许多不同的领域,但不是想探索什么就立刻有丰富的玩地出现供你探索。

我大学时很想了解中国古代茶文化。但是直到大三碰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来学校招义务讲解员,才有机会去学习。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都没有茶文化的书,茶叶博物馆那边才有。但是后来互联网起来了,要找到这样的资料就容易许多了。

在互联网时代,我也一直在探索互联网上的玩地。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总会不断有新的更好更丰富的玩地出现。从早期的论坛,个人站点,到博客,豆瓣,播客,微博,视频站,知乎等等,每个玩地的出现我都会迅速投入大量时间玩个遍。每个阶段其实也就是知识大量增长的阶段。这些其实也是丰富的学习资源,熟悉这些学习资源在以后需要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查询的方式去快速的学习。

所以,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直在寻找各种玩地的过程,包括网上资源,旅游和社会资源等等,都是玩地,找到一块玩地就在其中学个够。

寻找玩地的能力,掌握玩地资源的能力,其实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多,掌握的玩地多,其实就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或者说探索的能力很强,一直是探索式的玩,辅以系统性的知识学习而已。

如今的社会,玩地是越来越丰富的。随着玩地的丰富,青少年的教育完全是可以在玩地里展开的。实际上,现在许多自主教育的学习社区都是在利用各种玩地包括互联网和社会资源来开展教育。我相信,大家会愈发意识到这一点,下意识的把玩地建设的更加丰富,涵盖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年龄层。

玩地的建设,加上导师的导学和学习记录,我感觉是未来教育的几个支柱吧。在小程序文章“Paracraft学习中心即创意空间介绍”里面我们对另外两者有更多的介绍。

我们的教育会慢慢转向到这些方面的建设上来。

比如玩地的建设,从资源层面来说,需要秉持三个原则:

第一是丰富性。这样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或者说适合自己当前能力水平,有丰富的选择性。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第二是开放透明。这样探索式的学习就容易进行。

第三就是要结构良好。我们有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有良好的结构的话,学生一目了然就能看清大概的结构,好像我们看一个复杂但结构良好的建筑一样。这样就方便学生与之交互。而不是线性的从头看到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不断的与资源交互,来实现自己当前需要的成长,达到有机的学习。


图:结构良好的复杂建筑

优秀的作品,当然也是构成玩地的重要一部分。

现在的孩子虽然有很多的电子游戏和桌游,但我感觉游戏的种类和数量是减少的,还不如过去丰富。应该有更多的游戏。

我相信,这些会是新的教育市场的基础。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会建立在这些基础上。

旧的教育,不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而是基于自上而下的要求。所以不是有专门的学科要求的就很难做,如果升学考试要求的就更好,最好是高考要求的。只要上面有要求,逼着孩子去学就是了。这样的教育,你再怎么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都不可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新的教育,首先是要建设一个学生很希望玩的玩地。而真正好玩的玩地,一定是充满了学习和创造的。只要是丰富的玩地,学生一定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玩地建设加上导师导学和学习记录,就是未来的教育。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selflearning.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2 + eight =